第五届两岸经济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25)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

发布者:纪园园发布时间:2025-10-30浏览次数:54


20251025日,第五届两岸经济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25)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办。本次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台港澳交流办公室共同主办。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以及我国台湾大学、清华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台湾东华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和学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会议开幕式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朱平芳主持。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研究员左学金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他向所有与会的专家、学者、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并指出“两岸经济管理学术研讨会”作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与台湾地区各高校合作开展的重要学术交流活动,多年来形成了一年在上海、一年在台湾的良性互动模式,为两岸学者搭建了高水平学术平台。学者们分享其在数量方法理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环境与气候、宏观经济与财税政策等领域的进展。相信通过本次交流,将会形成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朱平芳(左)、左学金(右)


本次会议报告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在1025日上午和下午进行。第一部分主旨演讲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朱平芳研究员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一级巡视员杨建龙研究员、台湾清华大学计量财务金融学系余士迪教授以及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左学金研究员分别带来精彩报告。

杨建龙研究员在题为“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结构特征看自主知识体系的建造”的报告中,指出数量研究是大家前些年在面对各种各样冲击性事件时进行评估的一些简单算法,他提出在今后研究中希望大家能够更多从前瞻性角度进行探索,从问题导向出发,结合实践研究,走出对模型本身的证明。


余士迪教授围绕“Corporate Risk-Taking and Dividend Policy这一主题进行了分享,他研究考察了企业风险承担如何影响台湾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他发现风险承担程度越高,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发放可能性和发放金额就越低。同时,他还揭示了两种股利形式之间的替代关系,这种关系在风险承担程度提高的情况下会变得更加明显——企业越来越倾向于股票股利而非现金股利。


左学金研究员报告的题目是“人工智能的就业与收入分配影响及政策应对”,他指出人工智能中的人形机器人会快速发展,就会有大量的岗位被替代,对个人和整个社会的社会分配都会产生深刻影响。面对这样的变化,现在有很多学者在研究AI为代表的新技术对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及收入分配的影响。



第二部分主旨演讲由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周先波主持,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周亚虹教授、东北财经大学原副校长王维国教授以及厦门大学副校长方颖教授应邀参会并做主旨报告。

主持人:周先波


周亚虹教授在题为“二元经济转型是否真得消除了户籍歧视?基于高维样本选择模型OB分解的再考察”的报告中谈到,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典型的从农村转向城市的二元经济转型结构。他指出尽管在多数收入区间内户籍歧视现象已经不明显,但差异化对待问题在一定范围依然存在。


王维国教授作了题为“水资源调配、耕地保护与生态恢复——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的报告。王维国教授认为如何缓解水资源分布失衡对耕地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约束,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挑战,跨区域调水工程则为此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治理方案。他指出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调配“绿水”养育“青山”,带来了正向的生态效应,能够改善地区植被覆盖度和生态环境状况,有助于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

 

方颖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中国企业的人工智能投入:来自招聘大数据的发现”。方颖教授自主构建了覆盖3万余项技能的中国劳动力技能大词典,并与大规模企业招聘数据匹配,从人力资本视角量化中国企业的人工智能投入强度。通过三种方法交叉检验,该指标能够有效识别企业间人工智能水平差异。最后,他指出投资者在判断企业人工智能水平时更受到披露信息影响,而对投入信息的解读则以披露为前提。


下午,首先在六个分论坛进行不同报告,主题分别是“数量方法理论与政策评价”、“宏观经济与财税政策”、“金融与资本市场”、“环境与气候”、“就业、社会责任”、“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累计30场分组报告。

随后,第四部分主旨演讲由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院长周颖刚教授主持,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主任熊熊教授、台湾大学唐迎华教授和复旦大学保险应用创新研究院院长陈诗一教授先后带来了精彩的报告。

熊熊教授带来了以“AI应用如何影响市场波动与脆弱性”为题的报告。他在经典市场微观结构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包含AI信号机制的多智能体订单簿仿真模型。熊熊教授指出,此研究在方法上拓展了市场微观结构的建模范式,在理论上深化了AI介入下的信息传导机制认知,并为AI交易监管提供了量化依据。


唐迎华教授以“半导体产业对台湾经济的影响”为题为大家介绍了台湾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主要发展脉络、关键事件、互补条件、台积电企业家领导精神,及对台湾经济的影响,探讨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开始、现在与未来。他指出,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兴起是台湾经济发展史非常关键的篇章,是产业政策、工研院机构、人才教育、国际趋势、企业策略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陈诗一教授的报告题目为“碳中和背景下企业碳资产管理和实践”。陈教授强调企业尤其是高碳排放企业作为碳减排的主体,将在我国自主贡献目标的实现中起着关键作用。为此,不断推进构建全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就十分重要,这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碳价格形成机制,为企业低碳转型投融资决策提供价格指引。


会议期间,我院常务副院长干春晖会见了部分与会代表,并围绕两岸经济发展与贸易关系等议题与两岸学者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