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杨海生老师访问院数量研究中心并进行学术交流

发布者:纪园园发布时间:2024-06-25浏览次数:10


2024624日,中山大学的杨海生老师朱平芳研究员的邀请,访问我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杨老师在上午带来了题为“企业政策感知和真实政策效应测度——基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的稳健DID估计”的论文汇报。

杨老师的报告内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97日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概念展开。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作用,要求摆脱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的特征。杨老师指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作为中国当前范围最广的复合型科创政策,其多期性和复杂性使得政策效果估计引起了广泛争议。

为了准确评估该政策的真实效果,杨老师结合各种DID(差分中的差分)模型和安慰剂检验模型,估计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的初始效果和真实效果,并探讨了政策吹风导致的企业对政策效果的感知偏离。研究发现,由于政策吹风和理解偏差的存在,企业对政策的执行效果会偏离理性预期。这种偏离导致初始政策效果被高估,而真实的政策效果只有初始效果的10%左右。

杨老师还指出,普通DID模型在测度政策效果时面临函数型设定偏误和对照组选择等问题。因此,他使用了DRDID、联邦DIDWGAN、合成DIDCSDID等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这些结果与基准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真实政策效果大约只有初始效果的10%

此外,研究还发现,政策工具(如戴帽、税收和补贴)所带来的政策效果差异不大,企业对这三种政策工具的政策感知大小没有明显差异,显示出“耐药性”。通过非参数因果推断对连续型的税率和财政补贴进行优化,研究发现最优税率在4%17%之间。优化后的政策认定名额确实提升了企业的创新绩效。



下午,杨老师与中心的青年教师和博士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与中心研究人员就其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深入交流。杨老师结合自己对最新前沿文献的理解,对这些研究在方法理论和数据分析上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建议,不仅有助于中心研究人员完善他们的研究工作,还为研究中心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带来了新的启发和思路。



供稿:方顺超